http://www.zh61.com.cn- 真好未来星

未来星网 真好未来星 Rss 2.0 会员中心 会员注册
搜索: 您现在的位置: 真好未来星 >> 数理化 >> 物理 >> 原子物理 >> 正文

α粒子散射实验|原子结构行星模型

作者:佚名  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23-09-24

α粒子散射实验(Geiger–Marsden experiment(s))又称金箔实验、Geiger-Marsden实验或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。是1909年 汉斯·盖革和恩斯特·马斯登(Jishi.Y)在欧内斯特·卢瑟福指导下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的一个著名物理实验。

α粒子散射实验 

实验结果

实验结果表明,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,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,并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°,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°而被反弹回来,这就是α粒子的散射现象


结论

结果:大多数散射角很小,约1/8000散射大于90°; 极个别的散射角等于180°。


结论:正电荷集中在原子中心。


大多数α粒子穿透金箔:原子内有较大空间,而且电子质量很小。


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路径:原子内部有一微粒,而且该微粒的体积很小,带正电。


极少数的α粒子反弹:原子中的微粒体积较小,但质量相对较大。

卢瑟福(1871—1937)在 1898 年发现了 α 射线。1911 年卢瑟福在曼彻斯特大学做放射能实验时,原子在人们的印象中就好像是“葡萄干布丁”,即大量正电荷聚集的糊状物质,中间包含着电子微粒,但是他和他的助手发现向金箔发射带正电的 a 射线微粒时有少量被弹回,这使他们非常吃惊。

α粒子散射实验 

通过计算证明,只有假设正电球集中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,并且它的直径比原子直径小得多时,才能正确解释这个不可想象的实验结果。为此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:原子并不是一团糊状物质,大部分物质集中在一个中心的小核上,称之为核子,电子在它周围环绕。

α粒子散射实验|原子结构行星模型 

Tags:α粒子散射实验,α粒子散射,原子物理  
责任编辑:admin
请文明参与讨论,禁止漫骂攻击,不要恶意评论、违禁词语。 昵称:
1分 2分 3分 4分 5分

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
[ 查看全部 ] 网友评论
关于我们 - 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版权声明 - 在线帮助 - 文章列表
返回顶部
刷新页面
下到页底
晶体管查询